本网讯(李猛 梁金文)3月29日清早,沁县县城沁州路长子农商银行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电瓶三轮车追尾撞倒前方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女子后,不顾倒地女人伤情和路人的拦阻,一路推行电动自行车近1000多米后逃逸。经过沁县交警缜密侦查,4月6日,该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顺利侦破。
3月29日清晨5时50分许,沁县县城沁州路长子农商银行路段,一辆由北向南行驶的电瓶三轮车追尾碰撞前方同向行进的电动自行车,致骑车的女子李某倒在路面,而电瓶三轮车却丝毫没有停顿,推着卡在电瓶车侧方的电动车拐入东风街一路向西狂奔,正在东风街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人张某看见被挂在电瓶车上推行的电动车后,感觉有情况的他第一时间骑车追赶追至县城红旗西街漳河桥口截停电瓶车后,发现开电瓶车的是一个老年男性,开电动车的老人在数次绕行无果停下车后,将卡在车上的电动自行车扔到路边,趁着张某打电话报警的时候驾车扬长而去。
接到报警的沁县交警大队事故出警民警到达现场后,发现被撞女子伤情不重,当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迅速通过调取卡口照片及监控、询问当事人和见证人等手段展开追踪查缉。然而,由于是背后突然受撞,受伤女人对肇事方的情况一无所知,环卫工张某也只能指出对方是一名老年男性,还提供了一张照片,却是一个显示花白头发的后脑勺,对案件侦破起不到大的作用。在监控提取中,由于事发时正值昼夜交替之际,天色昏暗,只能辨认出是一辆红色电瓶三轮车,驾驶人面目无法辨别,而由老年人驾驶的同款车辆在县城足有上百辆,为侦破工作带来难度。民警另辟蹊径,从依稀能看到的电瓶车车身粘贴广告入手,分兵展开走访侦查。
通过电子监控轨迹溯源和经过数日的不懈走访排查、图片比对,在县城客运小区租住的郭某(男,69岁)进入了民警的视线。4月6日上午,民警上门对郭某进行调查,却没有见到当事人,在对邻居走访了解中,得知郭某确实有一辆电瓶三轮车,好像这几天车子前面被撞了个坑,嫌疑人终于浮出水面。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在民警蹲守近两个多小时无果返回大队期间,在县城友谊街突然看见一辆正在行驶中的电瓶三轮车,颜色和车后粘贴的“饿了吗” 和“浅衣舍”广告与肇事车型一模一样,再进一步仔细进行观察,又发现开车的是一名老年男性,后脑形象和环卫工人张某提供的图片十分相像,随即对该车实行拦截盘查。经询问,这名开车男子正是郭某,还没等民警开口,本人就坦白了自己肇事逃逸的事实,至此,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沁县交警的缜密侦查和不懈努力下,顺利予以告破,用实际战果赢得了群众的赞誉。责编:岳运红
|